鐵路隧道二襯帶模注漿施工技術要點
一、鐵路隧道二襯帶模注漿施工技術要點
二襯帶模注漿工藝流程:臺車改造→預埋注漿管→襯砌砼澆筑→注漿管安裝、制漿→注漿 作業→拆模→質量檢測。
1、臺車改造
(1)開孔及法蘭安裝。二襯砼施工前,須對襯砌臺 車進行改造,即于臺車頂部模板位置的高處結合施工作業實際開孔,分別為注漿孔及排氣孔,然后焊接安裝固定法蘭。
(2)注漿管安設。完成二襯臺車改造后,將注漿管與排氣管通過預留孔試穿以確定注漿管的下料長度,并檢測二次襯砌厚度是否達標,具體標準要求為:注漿管/排氣管頂住防水板長度 +2.4cm。
(3)記錄注漿管預埋長度。在RPC管頂住防水板后 應做好標記并將RPC管埋入長度進行記錄,具體操作如下:用兩條線做標記,其中一條為襯砌模板的外模邊線,由此來檢測二襯厚度是否 達標:另一條線為二襯模板外模邊線+2.4cm,由此來確定RPC注漿管及排氣管的實際下料長度。
(4)注漿管作為觀察口。拱頂砼澆筑作業時,可將 RPC注漿管作為觀察口進行澆筑砼的動態觀測,以便于查驗砼澆筑是否密實,觀測預埋RPC管是否泌漿,并根據砼澆筑的間歇時間計算砼 實際澆筑量,并與計劃澆筑方量予以對比,以有效避免因澆筑方量不足而導致的密實度不夠。另外,為防止注漿過程中注漿孔出現堵塞 而影響觀測砼的澆筑情況,須組織專人定時予以清理。
2 、帶模注漿施工
(1)設備配備。二襯帶模注漿用機械設備主要包括 壓力表、注漿機、漿液攪拌設備等,所有注漿用設備應依照隧道施工作業量、工期要求等予以合理配備,確保注漿設備的生產能力為 1.2~1.5倍的作業能力。其中,帶模注漿用設備多為制漿、注漿專用便攜式一體機,其上層為漿液攪拌砼,下層為儲料桶。
(2)管口試接。二襯砼澆筑完成且帶模注漿作業前 ,應于注漿口將套筒、止漿球閥、壓力表以及快速接頭等組件的連接件與注漿管、注漿口進行連接。同時,為確保注漿作業的連續性, 應于注漿前與各注漿管口進行試接,以為注漿的連續性提供保障,確保漿液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注漿完畢。
(3)漿液制備。注漿料應結合施工實際選擇流動性 較強的微膨脹水泥砂漿,經現場直接拌制后使用。同時,為確保能夠滿足二襯帶模注漿的作業要求,拌制完成的注漿料須嚴格進行試驗 檢測,并滿足如下各項工作性能:首先,注漿料應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及流動性,且不易出現泌水及收縮等情況;其次,漿液固結后具有較 高的強度,且可施作時間長、自流平性良好:另外,能與砼進行充分黏合,且水化熱反應須均勻,以利于襯砌砼的補強與修復。
(4)帶模注漿。襯砌砼澆筑完成后的4h內且趨于初 凝前開始拱頂帶模注漿作業,注漿作業應按順序依次進行。首先,于注漿管、排氣管等管口位置安設止漿球閥,與注漿管連接并牢靠固 定,然后采用現場拌制且經試驗合格的水泥砂漿漿液進行拱頂帶模注漿;其次,仰拱頂部注漿應嚴格依照由低至高的原則依次實施注漿 ,并按照襯砌段的隧道坡度進行編號,整個注漿過程務須連續無間斷;另外,觀察壓力表壓力值與排氣孔是否出現泌漿,在壓力值 =0.2MPa且有漿液從排氣孔泌出時,即可將排氣管處的止漿球閥進行關團,并在壓力值>
0.2MPa時,即可將注漿管處的止漿球閥進行關閉 并停止注漿,完成注漿作業后及時封堵注漿孔保障密實無縫隙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若注漿壓力達到0.2MPa,但排氣孔仍未漿液泌出,則 應及時更換注漿孔直至中間排氣孔由漿液泌出方可停止注漿。
(5)質量檢測。帶模注漿完成后的3個月內應及時 組織項目部進行質量檢測,可通過人工敲擊、雷達檢測等進行拱頂襯砌質量的自檢、互檢,并對重點部位進行重點質量檢測,對于檢查 發現的質量問題,應及時予以處理。